城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

时间:2025-01-03 15:02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014032126/2025-00014 生成日期 2024-12-31 公开日期 2025-01-03
文件编号 —  — 发布机构 高新区(新吴区)城市管理局
效力状况 有效 附件下载 —  —
内容概述 2024年,高新区(新吴区)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打好“最干净城市”收官战、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对标一流标准和最好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4年,高新区(新吴区)城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围绕打好“最干净城市”收官战、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对标一流标准和最好水平,持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2024 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创新机制,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一是共建共管共享试点推进。围绕园区(企业)、社区、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公园游园(广场)、“城市第六立面”5类重点区域,实施环境卫生提质、绿化共享、多彩亮化等6项行动,政企合力共建、多元主体共管,打造海冠智谷等示范项目,相关工作成效获央视新闻频道、新华日报报道。二是“联合执法进小区”覆盖落实。在社区层面设立工作站点28个、覆盖小区248个,梳理职能部门职责,延伸拓展服务范围,累计召开联席会议54次,组织联合执法检查82次,受理解决各类问题387个,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区街城管队伍融合发展。对区级执法管理队伍进行调整优化,30名执法队员、33名管理队员派驻街道,推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重心下移,构建事权清晰、责能相适、履职顺畅、保障有力的城管工作权责体系。

  (二)综合治理,市容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建筑垃圾管理持续加强。研究制定《进一步明确新吴区建筑垃圾运输、处置核准及备案审批工作规程》《新吴区建筑垃圾(渣土)水陆中转运输处置备案管理规定》等4项制度文件,抓好建筑垃圾审批、运输等全链条管理。全方位做好中央及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累计排查整改非法倾倒、填埋点43处,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17.8万余吨,会同区数据局落地全市首个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审批“一件事”服务项目。二是违建治理攻坚突破。结合“厂中厂”违建排查整治、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行动,按照Ⅰ类一般违建、Ⅱ类应急安全违建、Ⅲ类消防安全违建分级分类全面开展整治,共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55处、面积68.03万平方米。三是市容面貌显著提升。实施背街小巷品质提升5条,城市家具导则运用提升项目18个,城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新增150个、提升225个,重点区域外立面保洁出新21栋,桥下空间提升改造3处,完成各类市容保障任务30余次,高效应对“贝碧嘉”“普拉桑”台风。四是生活垃圾分类提升成效。新增12个住宅小区生活垃圾设施,累计完成厨余垃圾收运9.57万吨,厨余垃圾分出率20.41%。组建区级、街道、校园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七进”宣传105场次。

  (三)建管并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一是品质工程大力推进。新改建各类公园、游园、口袋公园12个,新增绿地40公顷,打造20余处花香四溢的新吴“阿勒泰”花海。新洲生态园、新洲康乐休闲园、伯渎河公园(一期)获评市第一批高品质公园。大溪港湖湾儿童友好公园被授予第一批“无锡市最美儿童友好公园”。二是区域性综合持续提档。统筹协调23个部门板块,一点一策推进2024年10个提升单元、明确95个专项,翻新景渎路等7条道路,更新菱湖大道等10条道路基础设施,打造新洲路等30余条特色景观道路、3条高架单元空中花廊。三是停车资源充分挖掘。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00个,新增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车位600个,轨道站点周边全覆盖设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先离场后付费”场景建设场库52处。全面启动公共停车资源特许经营项目,推进共享电单车引入运营,优化停车资源配置。四是环卫保洁优化提升。实施环卫一体化作业,主次干道洁净度达100%、背街小巷洁净度达97%、绿化区域洁净度达100%,打造长欣游园等“席地而坐”城市客厅7座。率先在全市实行公厕保洁一体化,标准化完成新改建公厕8座。深入贯彻“双碳战略”,全市首批引入10辆氢能源生活垃圾转运车。

  (四)从严管理,行政执法有效规范。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制定《2024年城管队伍专业化培训计划》,开展线上教学、邀请讲学、交流研学等活动,组织城管队伍业务能力提升培训2次,“城管大讲堂”4次,开展主题演讲、案卷评审等比武竞赛活动,组织全员法律法规知识考试2次。二是规范依法行政。开展36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5次跨部门行政检查。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制度,组织召开7次局案审会,对43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集体会审。三是打造过硬队伍。扎实开展城管领域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全区城管系统办公秩序、人员着装、工作纪律、依法行政等情况开展检查16次,开展队列、体能训练40余次。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获评江苏省青年文明号。

  二、2025 年工作思路

  2025年,高新区(新吴区)城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主要领导对新吴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批示要求,全面总结打造“最干净城市”三年行动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工作体系、深耕精细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实施工作体系提优等六大行动,推动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宜居品质更加彰显、产城融合更加紧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工作体系提优行动

  构建共建共管共享格局。进一步深耕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在精治、共治上下功夫,通过激励居民主动参与社区管理、深化商业综合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扮靓园区企业景观环境、推行公园游园和广场共管、释放“城市第六立面”空间,提升城市“颜值”,丰富幸福“内涵”,形成政府、社会、市民共建共管共享的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格局。深化“联合执法进小区”模式。加强部门间工作协调联动,开展日常运转机制检查,推动实现小区治理、物业服务、部门保障的良性互动,切实压降小区问题。强化工作案例和典型经验提炼,打造特色站点,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联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群众知晓度和认可度,绘就小区“党旗红、治理优、生活美”的幸福画卷。提升信访投诉处置效能。整合“962020”城管服务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阳光信访”等多元数据,探索建立投诉信访分级评定制度,根据信访案件的类型、难易程度和紧急程度,靶向攻克各类信访案例难题。优化工单办理,对受理交办、复核答复、综合反馈、回访闭环等全流程跟进,提高整体案件办结率、服务满意率,不断提升信访投诉工作质效。

  (二)城市形象提档行动

  高起点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根据新一轮城市空间规划,兼顾全龄友好需求,聚焦绿化景观、城市家具、标识标牌、户外广告、照明亮化等关键要素,联动街道加大投入,重点打造“锡兴路企业博观大道”等特色主题景观道,推进区域门户导视系统项目,以点带面提升城市整体品质。高质量建设公园绿地。依托高新区“一核双脉、十字绿廊”的蓝绿体系,见缝插绿、市郊成片造绿、全区沿路沿河同步建绿,进一步“增核”“扩绿”“连网”,推进桥下空间提升、新改建公园游园建设,积极拓展公园配套服务功能,营造处处皆绿、人人可享的绿色生态生活空间。高标准打造美丽街巷。实施“一街一巷”计划,对道路街巷围绕街景环境美丽宜居、公共设施因需合理、业态主题创新多元、特色文化传承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根据《无锡市城市家具导则》,改造提升“城市休憩角”,增加具有打卡效应的城市家具、景观小品等,积极构建长效管控机制,打造具有特色文化魅力的美丽街巷。高品质营造特色街区。以1969创意工坊、哥伦布广场、新之城购物中心、新地假日广场、梅里古镇等为重点,充分利用个性店招、外墙装饰、外摆位、雕塑小品、亮化绿化等载体,增加创意性景观元素,凝练个性IP、突出街区主题,打造外摆集市和专业性夜市街区,提升城市烟火气。

  (三)市容环境提标行动

  推动环卫作业再升级。探索环卫“无人保洁”作业,针对主次干道等开放路面,辅路、人行道、商圈等复杂路面,公共广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等不同作业场景,采取机械化作业、“无人保洁”、人力巡回保洁相结合的作业模式,最大限度规避人工保洁作业风险,提升环卫一体化作业水平。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根据区域需求,加大清扫力度,增加保洁频次,增设果壳箱、可移动公厕等环卫配套设施,全方位落实环境卫生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动垃圾分类再深化。全面推进完善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有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稳步提升分类收运能力,同步优化处理结构。完善新吴区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建设,在2024年试点接入厨余垃圾收集车基础上,推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收集车辆全面接入监管平台,动态掌握区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情况。

  (四)民生服务提质行动

  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按照市级公厕管理一张网、智慧化管理的相关要求,对全区公厕进行新一轮信息采集、摸排梳理,实现市区共享、三级共管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结合区域发展、地域特色,植入相关文化元素,打造一批主题式环卫公厕,让公厕成为服务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形象的重要“名片”。对新改建公厕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探索运用,增加智能化设施设备,推动科技公厕高质量落地。持续开展社会公厕便民提升行动,将便民服务纳入常态化管理,为群众提供舒心、暖心的休憩环境。积极拓展停车资源。利用老新村改造、绿化改造及路内泊位分时设置等方式加大公共停车资源供给,试点设置外卖(快递)车辆专用停放区、智慧停车诱导屏。在完成首批公共停车资源特许经营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新吴区公共停车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高效优化道路品质。积极推动新华路、锡士路等超设计年限道路的大修进度,对路面、绿化景观、交通安全设施、雨污水管线等进行改造提升。加大对养护单位的监管、考核,对锡兴路、长江南路、新洲路等重点保障线路病害进行专项维修,发现坑洞、拥包、车辙等安全隐患较大病害及时修复到位,为群众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五)执法监管提效行动

  强化建筑垃圾全过程闭环管理。严格执行建筑垃圾审批流程,对建筑渣土、工程泥浆、拆迁垃圾、装修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加快推进新吴区鸿山、梅村“一大一小”两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终端建设,提升本地建筑垃圾消纳处置能力,提高资源化处置总量。以硕放、鸿山街道为重点大力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切实改善城市环境。加强装修垃圾车辆监管,严格落实车辆备案准入机制,按照“以打促管、以整治促规范”的思路,常态化开展联合整治行动,积极推进一案多查,对建筑垃圾产生、运输、处理环节加强检查监管。强力攻坚违法建设治理。坚持“全面遏制新增违建、有效治理存量违建、坚决根除隐患违建”的治理理念,聚焦市级违法建设工作任务,重点整治“两易”企业、“厂中厂”畅通生命通道违法建设,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与住建、资规、消防等部门联动,针对重点信访、热点投诉违法建设,新增在建违建加大整治力度,构建拆违有势、控违有力、诉求有应的违建治理格局。强效推动市容环境整治。积极推行以小微执法、柔性执法、非现场执法,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商业综合体周边为切入,加强巡查管理,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持续开展餐饮油烟、噪声污染、犬类、“三乱”等整治工作,加大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坚持疏堵结合,在每个街道合理布局、规范设立便民疏导点,明确经营业态、时段、区域、责任人等监管要求,加强日常管理,进一步提升市容环境秩序。

  (六)队伍建设提能行动

  贯彻从严治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在全区城管系统得到全面贯彻执行。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沉浸式研读党章党规党纪,将警示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净化政治生态。提升综合能力。深入持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积极探索理论宣讲、难题会诊、现场教学、线上线下等培训教育方式,开展执法、协管(辅助)队员全员全覆盖党性暨业务集中培训,组织城管系统业务骨干参观见学,大力开展队列、体能训练,组织会操、演讲、技能比武竞赛,提升全区城管队伍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坚持文明执法。健全完善执法监督检查机制,组织“三项制度”督查、专项行动督查、队伍建设督查等,每季度开展执法监督检查,每半年开展案卷制作评查及培训,以监督检查“硬约束”倒逼各执法主体扛牢主体责任,将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