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0 15:46 来源:梅村街道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街道《四“XIN”聚力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案例入选了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专委会会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2024年度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梅村街道是一个拥有便捷交通、完善配套、历史人文和产业集聚的高地,根据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梅村地区聚集的总人口约在30万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迅速崛起,新就业群体已成为梅村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梅村街道立足四个“Xin”、整合各项资源,构建新就业党建“街区、园区、社区”为一体的新格局,进一步激发新就业群体对梅村的文化认同感、城市归属感、社会责任感,激活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新”动能。
作为2024年梅村街道唯一一个入选案例该案例也是新吴区唯一入选案例。
下面请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四个“XIN”的具体做法。新就业群体新发展党员张昆岭在综合党委书记带领下进行入党宣誓
一是依托“新”制度,建强新就业群体组织体系和党员队伍。一是搭建“建制型+功能型”相结合制度,以梅村街道新就业群体综合党委为核心,分别组建建制型党支部2个、功能型党支部1个,实现“党建体系化,一网到底全覆盖”;二是紧抓党员发展工作制度,推荐发展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三是贯彻党建指导员下沉企业指导党建工作制度,选派党建指导员3名,一对一指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四是夯实常态化送学制度,开展送理入“新”宣讲,在极兔速递、美团、饿了么三处“友好驿站”专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角,在江苏先锋、小哥微信群、货车司机服务小程序等线上平台开设专题云端党课,累计推送党课8次、“套餐”10篇、覆盖1200余人次。
二是链接“心”阵地,营造新就业群体三区格局和友好氛围。以梅里古镇街区为核心,建立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1处、友好之家4处、友好空间8处;以社区党群服务站点为中心,在已建成的17个小蜜蜂驿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提档升级,建立小蜜蜂快递柜存放点和共享食堂等;以园区重点企业为核心,建立新就业群体活动中心1处、货车司机之家1处,形成“街区、园区、社区”三位一体的友好氛围,增强新就业群体对梅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是融合“馨”服务,聚焦新就业群体问题需求和服务保障。挖掘古镇街区内的党员商户以及友好商户28家,提供优惠食堂套餐、电影票优惠折扣、休息、喝水等便捷服务,覆盖1500余人次;链接司法所、工会、团委、妇联、交警等部门各项资源,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服务帮助60余人次;建立暖“新”行动长效服务机制,为新就业群体开展“夏日送清凉、新年送祝福、中秋庆团圆”等“暖风慰问”活动12次,覆盖新就业群体780余人次;创新积分兑换机制,推出“友好积分”“友好公约”“友好规范”等系列制度,兑换物品价值1万余元。四是瞄准“新”赋能,提升新就业群体教育管理和发展活力。街道结合“三区”建设布局打造特色课堂。用好古镇街区特色红色文化内涵,开辟3条定制化路线,为新就业群体特制红梅万枝“赓续红色血脉 牢记初心使命”庆五一系列活动,覆盖370余人次;架好园区、企业特色学习平台,利用每日晨会、经验复盘时间,创新式开展“沉浸课堂”、“交警送法”、“律师直播”、“急救培训”等活动,覆盖300余人次;当好社区服务阵地管理员,积极引导街道115名外卖小哥立足自身情况参与基层治理,成立包括宣传队、急救队、吹哨队在内的3支“红色骑行”服务队,累计收集并解决治安线索和安全隐患等问题63件;加大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先进典型的宣传,积极向媒体推送“勇救醉酒落水男子”、“急救车祸伤者”、“劝阻轻生割腕女子”、“合力扶起倾倒快递车”等正能量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