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10 15:17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4-02706 | 生成日期 | 2024-12-10 | 公开日期 | 2024-12-10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梅村街道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近日,2024年度“善治新吴”新吴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成果名单公布,泰伯花苑第二社区项目“‘234’模式构筑社区自循环服务新体系”荣获“善治新吴示范善治新吴示范项目”。泰伯二社区面临志愿服务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及服务需求不匹配等难题。为破解此困境,在社区党委引领下,创新实施了“234”模式,构建社区自循环服务新体系。搭建两大平台,汇聚多方资源。 |
近日,2024年度“善治新吴”新吴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成果名单公布,泰伯花苑第二社区项目“‘234’模式构筑社区自循环服务新体系”荣获“善治新吴示范项目”。
泰伯二社区面临志愿服务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及服务需求不匹配等难题。为破解此困境,在社区党委引领下,创新实施了“234”模式,构建社区自循环服务新体系。
搭建两大平台,汇聚多方资源。泰伯二社区在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启动了“益家爱心社”建设,发挥原有志愿者的力量,在社工的带领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广泛招募志愿者,尤其注重外来租住户和青年志愿者的招募,使爱心社的人员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在灵山慈善基金会指导下,成立“益家微基金”,通过多元化募捐活动解决资源不足问题,为支援服务提供持续支持。
完善三大机制,壮大志愿队伍。建立招募储备机制,通过信息发布、面谈筛选、档案建立等方式,确保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志愿者培训规划,根据志愿者意愿和能力分配岗位,并建立服务评价与服务反馈机制,激励和培育骨干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制定激励机制,通过星级认定,采取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进行激励;定期举办表彰大会,增强志愿者的成就感,推动志愿服务的长效化和常态化。
实施四个步骤,实现精准服务。通过搭建平台、志愿招募、赋能培训,进而实现精准服务。针对一老一小一残等重点人群,分类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推出20余种志愿服务项目。每月定期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涵盖理发、修补衣物、健康体检等,累计服务居民超10000人次。建立群众点单、站点通知、志愿者接单的工作流程,今年共接到居民服务需求超过23个,全部得到有效响应。
“234”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泰伯二社区志愿服务难题,还促进了志愿服务与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