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15 14:39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信息索引号 | 014032126/2024-01700 | 生成日期 | 2024-07-15 | 公开日期 | 2024-07-15 |
文件编号 | — — | 发布机构 | 新吴区教育局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附件下载 | — — | ||
内容概述 | 2024年区教育局半年工作总结 |
2024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吴区教育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各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新吴区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市对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水平实现五连冠,区教育局获评第一季度“四争”先进集体。
一是强信仰,党建铸魂工程巩固夯实。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党建业务工作融合,科学制订《无锡高新区(新吴区)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十个方面探索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及变革路径;举行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 “58攻坚”项目发布会,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党建德育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探索党建德育一体化推进创新路径,打造全员育人、全域育人、全程育人的校园新生态;抓好党纪学习教育,开全区教育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全面、深入剖析教育领域廉政风险点,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及时整改提升;聚焦“校园餐”管理、“双减”工作和教辅材料问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在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二是促全面,教育优质均衡深入实施。对照《无锡市新吴区“十四五”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新吴区教育资源布局三年计划》,推进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所,不断优化招生入学保障;持续优化校门口“幸福空间”项目建设,新增2条学校定制公交线路,进一步营造“安全、有序、畅通、文明”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的建设标准,逐步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新吴教育实践新路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积极推动区特殊教育学校职高部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新增1所无锡市高质量融合教育示范校;统筹推动产教融合发展,支持无锡科技职业学院顺利通过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中期评估,芯火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江苏省高职院校首批50个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之一;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新吴区社区学院作为全市唯一,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品牌社区学习中心典型案例。
三是强内涵,五育并举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吴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针对不同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润心”行动,实体化运作“悦心”心理健康中心,护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全市率先以整区为单位,推进新吴区少年科学院建设,7所学校通过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工程教育优质课程培育验收工作。积极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鼓励各学校利用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后宅实小成功申报江苏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抓实体艺特色办学,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艺发展新格局。上半年,共获5项市级体育赛事团体总冠军,1项团体亚军,2项季军;在无锡市42届中小学生“百灵鸟”艺术展演中获4金2银,获奖情况全市领先。
四是激活力,人才强校举措成效显现。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进实施教师全周期培养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新增市级“四有”好教师团队2个,打造新吴特色师德品牌;加大省特级教师、市属退二线、退休名校长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双一流”建设高校、知名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来区从教,累计招引教师225名;大力实施“强师行动”,新增国家级乡村优秀青年教师、苏教名家各1名,高层次专业型人才增量提质;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完善教师全周期培养机制,推进实施新教师“3+2”特培计划,加速新教师成长成才,新增市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6个,区教学能手251人,区教学新秀37人。
五是提品质,教育质量实现提档升级。聚焦教育强区建设核心要素,举办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强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为全国各地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更多的实践智慧;深化区域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三全两新·历学课堂”主题,开展无锡市新吴区第三届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术月活动,进一步凝练区域教育教学成果,助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教学变革。聚焦内涵建设,持续推进“5+N”高品质创享行动,围绕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遴选出37个区级培育项目。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举办“探索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新生态暨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推进会议”,建设一个集成线上资源、专家指导、互动交流、效果跟踪等功能于一体的建至德·三源云学院平台,探索AI赋能“微格+”教研方式转型项目实验。
六是严规范,教育生态水平持续提高。科学制定《校园门卫规范化建设标准》《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等规范制度,推动安全监管常态化、长效化;统筹推进校园安全检查,采取学校自查、街道片区交叉检查、多部门联合飞行检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人员入校诊断等方式,共发现安全隐患1351条,整改率达100%。聚焦“双减”攻坚,对全区505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多轮地毯式摸排,累计出动1100多人次,发现存在隐患机构388家,整改率达100%。强化教育督导职能,深入推进“五项管理”,严守“五项规范”,组织开展区级专项督导3次、挂牌督导420余次。对区内24所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民办学校规范办学考核和年检工作,全面考察民办学校实际办学行为,推动教育事业安全平稳、良性有序发展。